日本人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关注度之高,超越我们的设想
义务编纂:桂强
“江歌的悲剧或者是个例,但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确切应该引起器重。”这本来是一起感情纠纷,最后却以一个无辜女孩的性命为代价结束。“这样的恶性事件在日本并未几见,但中国留学生自残的新闻却时有听闻。日本大学都是走读制,也不像国内这样分班,所以即便是在海内有过大学求学阅历的学生可能也不能很快适应,他们的社交圈很窄,学习生涯的压力大,能倾诉的人又少,与日俱增,确实轻易一个想不通就走极其。”徐静波说,他愿望有社团或公益组织能参与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心理劝导,“悲剧已经发生,生机是最后一个。”
本报记者 詹丽华 文/摄
事实上,日本从经济构造调整转入工业结构调剂所碰到的问题,将来中国也有可能面对。
徐静波,亚洲通信社社长,一位从业20多年的资深媒体人,因为《静观日本》的出版和热销,现在大略还要再加上一个“畅销书作家”的头衔。不外这些都不主要,徐静波说,这次来杭州其实是来“见网友”的,那些听他“静说日本”节目、关注他大众号和微博的网友,网名都熟,但人没见过。
“我想这是一个很好也很事实的主题。”在他看来,近期会呈现“日本衰败”的观点重要基于两个起因,一是从2017年至今,日本东芝、夏普等著名品牌纷纭抛售其家电事业,并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二是三菱资料等局部日本有名企业出现了产品德量讲演造假的问题。“这确实体现了日本企业目前面临的窘境和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涌现,并不影响到国际投资家购置日元和日本股票的信念,日元仍是涨,日经均匀指数还是攀升。数据上看,日本甚至正处于金融危机后经济指标最好的时代。”
“江歌案”的悲剧是个例
换个角度看日本经济:让别的国家去做外壳,日原来做內芯的新思路
日本经济真的消退了吗?这底本就是徐静波这次见面调演讲的主题,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经重复答复了好屡次。
原题目:徐静波:日本经济真的衰退了吗
日本学生声援机构于当地时间2017年12月29日颁布考察成果称,截至2017年5月1日,日本大学及日语学校等在籍本国人留学生总数为267042人,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大陆留学生数目冲破10万大关,占40%,居首位。
徐静波说起,十九大后,他在日本做了12场讲座,专门给日本企业讲中国最新的政治经济局势。“这完整是日本各集团、企业的自发邀请的,他们盼望取得与中国政治、经济相干的第一手资讯。”这不是第一次,十八大后徐静波就给日本最大的广告宣扬公司日本电通讲中国的机构改造和社会轨制的变更。“理由很简略,因为他们要同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市场打交道。”
“从我与日本企业的接触,当前外壳包装上印着‘Made in Japan’的商品会越来越少,但是翻开这些产品,会发现印着‘Made in Japan’的零部件会越来越多。一台苹果手机,37%的零部件是日本制作的,而且都是核心零部件。美国最新型的波音787客机,35%的核心技术是日本企业提供的,所以有人说波音787名义上是美国的客机,实在是一架准日本客机。”他说,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去产能、调结构,培养新的经济增加点。对日本来说,经济结构调整期在泡沫经济瓦解之后已经实现,当初进行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让别的国家去做外壳,日本来做內芯”,这是目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思路。而这种新思路,经由未来3到5年的衍生,或许将会给日本经济带来新的活气。
给日本企业连讲12场中国政经新情势
也许我们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索尼公司当年将电脑和其余电子产品摈弃时,很多人担心索尼完蛋了。然而,几年后,我们发明索尼的电脑是不见了,但我们用的电脑里,大批中心零部件是索尼出产的。此外世界上正研发生产的全主动驾驶汽车中,图像传感器基础都是索尼的技术。”徐静波说,当我们看日本经济的时候,不能只看它的哪些产业被抛售了,也要看它又发明出了什么引领世界的新产业、新技巧,看它如何弃旧容新。
身在国内的人,www.uw5566.com,总认为到了国外遇事找同胞。“实际上,在日本哪怕明明闻声隔壁两个人在讲上海话,你也不会自动凑上去搭腔,说自己也是中国人。”他不晓得为什么,但事实如此。
日本经济真的衰退了吗
徐静波坐在记者对面,缓缓舀着一碗豆花,餐盘里还有两个包子,这是他的早餐。在日本待了25年,他还是一个中国胃。“之前宁波(见面会),有从上海赶从前的网友,估量今天也会有,惋惜时间太短,没法好好聊。”3天里跑三个城市、做三场见面会,他看上去有些疲乏。
换个角度看,日本经济在吐故纳新
1月21日,徐静波在杭州庆春路的新华书店办了个读者会晤会。钱报记者在见面会之前对他进行了专访。
日本有如许关注中国
“我是真的不乐意再提起这件事,不是由于我本人受到多少攻打,到了我这个年事,这点还能扛得住。是那些曾经辅助过江妈妈的在日留学生、意愿者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攻击,有个帮忙做筹款网页的女生因而精力抑郁,最后只能辞掉日本的工作回国。”徐静波语气很安静,说一开端他不能懂得,为什么会有人去袭击事件中的受害者跟无偿供给赞助的自愿者,后来搞明白了,无非是因为水军,无非是因为钱,“既然如斯,那还有什么可恼怒的呢?我只是担忧,若再有相似事件产生,还有多少人乐意帮忙。”
1992年,徐静波去日本留学,那年他30岁。而后,他花了20多年时间,连续讲述日本故事,甚至在他的手刺上除了姓名和接洽方法,只有一句话“宣传中国 先容日本”。至今,他仍保持每一期电台节目都亲自撰稿、录制,每一条微信、微博都亲身写、亲自回。“时光经常不够用,但不自己写又担心无奈完全转达我的主意。”
“我们要向日本学习”,这句话徐静波说了20多年,为此没少挨骂。“这多少年感性的声音比以前多了,我挨得骂也少了。”他笑笑,说再怎么被曲解,他还是中国人,“日自己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关注程度,毫不亚于中国人对日本马桶盖和电饭煲的关注水平。”在他看来,我们学习日本,就是要学习它的危机意识和持续一直的自我翻新才能。
并非人人能理解他的这种热忱,而他则将此归纳为“好奇心”,对中日文明差别的好奇。“那时候我们出去留学,确实对世界不了解,比方对日本,我的印象只停留在高仓健的片子当中。”高仓健逝世后,徐静波接下了她生前在东京的办公室。但他对日本的懂得早已不止于高仓健。甚至有网友从定海赶到杭州听他报告,只为了问问他对两位日本明星恋情的见解,让见面会现场的网友们一下子笑开了怀。
在徐静波看来,日本是最关注中国的国度之一。“良知知彼才干百战不殆,这一点,咱们应当向日本学习。”
东京股市日经股指在本月实现三连阳 新华社 材料照片 徐静波在杭州的读者见面会上。良多网友是因为关注“江歌案”,才知道徐静波的,有人赞美他“济困解危”,也有人讥嘲他“借机炒作”。无论褒贬,他都已经习惯。见徐静波之前,他的友人告知我,“静波情商高,你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于是我们的对话就从他不太违心提的“江歌案”开始。
希望有人帮助疏导中国留学生心理问题